许多人在进食后经常感到腹部隐痛或腹胀,即使正常用餐也会出现不适,这种现象往往与肠胃健康有关。
俗话说:“十人九胃病”,很多人都可能饱受胃部疾病的困扰,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部疾病,对我们的健康危害也最大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,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、饱胀、疼痛等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,可伴有食欲不振、嘈杂、嗳气、反酸、恶心、口苦等消化道症状。
得了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?长期的胃炎确实有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,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。
为什么会发生胃炎?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,在中医理论中,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中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能属于胃脘痛、痞满等范畴。
展开剩余78% 脾胃虚弱是根本脾胃是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长期饮食不节、或劳累过度,或过度思虑伤脾,均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减弱,无法正常运化食物,就像引擎动力不足,食物堆积在胃里,引发胃脘部胀满、隐痛。
饮食不当是诱因暴饮暴食、饥饱无常、嗜食辛辣刺激(如火锅、烧烤)、油腻厚重、生冷寒凉(如冰饮、海鲜)、过度饮酒等,都可能直接损伤脾胃,影响脾胃的运化,引起不适。中医常说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。
肝气犯胃是关键情绪不畅、压力过大或焦虑抑郁,均可导致肝气郁结。肝属木,脾胃属土,肝气郁结,肝气过旺,就会“欺负”脾胃(木克土),脾虚则出现纳少、胃脘胀满、便溏等症状;胃气上逆则出现胃痛、嗳气、反酸、烧心、打嗝频繁等症状。
外邪内侵不可忽视如贪凉吹空调、吃冷食后感受寒邪或夏季感受湿热之邪,或感邪日久酝酿成毒成瘀,都可能引发或加重胃脘部不适症状。
重视体质差异不同体质的人易感性不同。如脾胃虚寒体质常常表现为怕冷喜暖;肝胃郁热体质者易出现口干口苦、心烦易怒;胃阴不足体质者易出现饥不欲食、口干舌燥等症状。
中药治疗 归芍六君汤配方:人参、白术、苓各90克,甘草30克,陈皮、半夏各45克当归、白芍药各 60克
制用法:上药为细末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次9克,温开水送服。
功效:补气养血,行气化痰。主治脾胃虚弱,气郁痰阻,饮食不思,胸脘痞闷,腹部胀痛,呕吐痰水,面色萎黄,四肢无力。
归桂化逆汤配方:当归、茯苓各6克,白芍药(酒炒)4.5克,肉桂、木香各15克,青皮3克,藜12克,郁金合欢花、牛膝各6克,玫瑰花、降香各1.5克,大枣5枚。
制用法:上药水煎服
功效:解郁和中,主治肝气犯胃,食入即吐
生姜外敷方配方:生姜120克,面粉30克,鸡蛋清2个。
制用法:将生姜捣烂与面粉、鸡蛋清混合,外敷胃脘部。
功效:温中散寒,止呕。可治胃脘冷痛,呕吐清水。
患者,女,30岁。
主诉:间断胃脘疼痛1年余,加重3个月。一年前因受凉后出现胃脘疼痛,于当地医院就诊,症状时轻时重。3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增大、饮食不规律而出现胃脘疼痛加重。
【中医诊断】胃脘痛(脾胃不和,浊毒内蕴型)
【治法】行气止痛,化浊解毒
【处方】茵陈15g,黄连12g,藿香12g,佩兰9g,百合15g,乌药12g,当归12g,川芎12g,白术12g,苍术12g,白芍30g,元胡15g,白芷15g,砂仁12g,豆蔻12g,川朴12g,枳实15g,三七粉6g(冲服)。14剂,日1剂,水煎取汁400mL,分早、晚2次温服。
二诊:患者诉胃脘疼痛减轻,偶受凉或饮食不慎后胃脘隐痛,无嗳气,食欲好转,纳食增加。
发布于:江西省红腾网-网上股票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机构-在线配资平台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